为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科技赋能美丽中国,创新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将于10月19日至25日正式举办。
记者了解到,本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围绕“十周年”重要节点,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全方位呈现上海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成果。其中,名人讲坛将于10月19日全天通过专题演讲线上直播的方式与公众分享保护自然的珍贵经历与宝贵经验,启发公众对于城市生物多样性和绿色发展的新认识。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鲍英菁表示,今年的名人讲坛活动得到了联合国和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马超德博士将从引领科技前沿、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公众意识、加强国际合作等四个方面,为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提出重要建议,并站在联合国的角度,从上海地域层面、长江流域层面和国际交流层面提出三大愿景。
除了“名人讲坛”之外,“环保科普活动”带领广大市民走进环保市集、探秘湿地生态;“生态践行活动”将邀请市民走进公园绿地,为“千园之城”建设注入更多科技元素和科普活力,并发布《城市中的森林》纪录片、推介citywalk路线、推出自然保护周期间全市系列科普活动;“主题摄影展”以“身边鸟趣”为主题,倡导全民参与鸟类保护科普宣传和摄影记录;“手机随手拍大赛”鼓励公众发现和关注“科技点亮绿色生活”的美好瞬间;“人与自然市民科普活动”通过环保创意DIY、科普游戏等形式生动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主题电影展映活动”聚焦中国珍稀物种,带领市民共赴超越想象的自然之旅;“科普场馆主题活动”鼓励公众参与城市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并将活动范围扩展到长三角。
未来,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将继续汇聚全球智慧、倡导全民行动,以前瞻性的视野和坚定的决心,积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让广大市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积极探索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有效路径。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水务局、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经济日报记者唐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