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13时,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多个乡镇、行政村房屋大面积倒塌,道路、电力、通信设施损毁严重,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
“报告!我是土桥镇灾报员刘桥,刚才发生地震,我们这里震感非常强烈,镇政府旁边有房屋倒塌,电也停了,网也没了,估计有人被埋,群众情绪恐慌,请求增援。”
地震发生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先后启动抗震救灾二级应急响应,迅速成立“11·30金堂7.0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通信一级响应,各单位立即组织力量赶赴灾区,一场抗震救灾通信保卫战全面打响!
这紧张揪心的一幕,其实发生在“通信使命-2024”国家应急通信抗震救灾演练现场。此次演练是2024年最大规模多方联动全要素应急通信演练,模拟11月30日金堂县发生7.0级地震后,信息通信业全力开展应急通信保障,筑牢应急救援“生命线、指挥线、保障线”。
迅速启动响应
建立前方应急通信指挥体系
“各企业请迅速在指挥部外开通应急通信指挥车、应急铁塔、卫星便携站、玲珑站等,马上分片包干,抢通6个通信全阻乡镇,并全力做好灾民安置点、医疗救助点等重点区域的公众通信服务!”“应急通信前方指挥部”一声令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迅速搭建通信网络,第一时间掌握灾区通信网络情况,实现与部、省指挥中心前后联动,及时调度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
“我们请求协调卫星资源、飞行空域,调派大中型应急通信无人机、应急通信车、便携卫星装备等支援四川。”经对现场抢险情况分析,“应急通信前方指挥部”提出支援需求申请。
工业和信息化部接到申请后,向中央空管委协调空中绿色审批通道,要求中国卫通全力提供卫星资源保障,同时要求各电信企业集团公司、部分通信管理局,就近从重庆、云南、西藏、甘肃、青海、陕西等6地调派6架应急通信无人机、12台应急通信车、100部卫星电话驰援灾区。
打通“通信孤岛”
“三断”极端情况搭建空中通信“生命线”
“目前,金堂县赵家镇、五凤镇、土桥镇等地道路、电力、通信出现‘三断’,抢险人员和装备无法第一时间到达现场,7架全网通应急通信无人机已全部接入‘四川省空天地通信保障综合管理平台’。”现场通报了灾区最新情况。
针对当前“三断”极端情况,指挥部决定调派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双尾蝎”前往金堂县赵家镇,大型无人直升机前往金堂县五凤镇,中型复合翼无人机分别前往金堂县土桥镇、青白江区姚渡镇、广汉市连山镇,建立空中通信“生命线”,打通“通信孤岛”,恢复受灾区域公众通信。
“‘双尾蝎’已抵达跑道,准备起飞!”伴随轰鸣的螺旋桨声,“双尾蝎”腾空而起,挂载的2套宏站通过卫星通信系统接入公众通信网,可为30平方公里区域内500个手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服务,并向灾区用户发送提醒短信。
同时,由于青白江区城厢镇道路中断,通信保障人员和装备无法到达,“应急通信前方指挥部”立刻调派一架载人直升机。只见现场救援队员携带装备奔跑上机,立刻赶往灾区。
应急通信保障人员到达城厢镇后,快速组装应急通信设备,使用eLTE小站搭配高通量卫星便携站,实时将画面回传至“应急通信前方指挥部”。同时,现场架设370MHz移动基站,接入应急指挥专网,实现指挥部与灾区前线的联络调度。
“报告指挥部,我是应急管理厅通信保障分队吴浩铭。我们已通过空投和徒步的方式到达城厢镇‘三断’区域,370MHz便携基站已架设完毕,并接入应急指挥专网,实现前后方指挥部与灾区前线的语音指挥调度,通信分队正在使用小型无人机侦察灾情,详情后报。”
记者在现场看到,各电信企业应急通信保障人员正利用旋翼无人机空投卫星电话、操作手册和自动便携站。据了解,自动便携站是首次参加实训演练,该设备可无人操作,自动打开,完成对星、入网,为重点区域提供通信网络服务。
“报告指挥部,现场手机用户语音、短信业务已经恢复正常,我们携带的卫星电话已交由镇政府使用。”“通信孤岛”成功抢通,应急通信保障人员迅速奔赴下一个“战场”。
“空天地水”多维出击
全力恢复受灾地区通信服务
记者从现场画面看到,因道路中断,重型队已徒步行进至受灾区域。卫星和其它通信手段无法使用时,救援队利用短波电台机动灵活、操作简单、组网方便等特点建立点对点窄带语音通联,并以数传电报方式报送文字信息。
由于地震造成赵家镇碧山村建筑大面积坍塌,现场情况不明,阻碍搜救工作开展,为尽快查明现场情况,确保救援人员生命安全,相关电信企业迅速派出应急通信电子狗进入坍塌区域,拍摄回传现场图像,为救援队伍提供通信辅助支援保障。
“‘全地豹’‘全地狼’准备就绪,出发!”为应对重灾区道路中断、桥梁坍塌等复杂情况,应急通信保障人员利用两栖全地形车,携带轻量化便携式油机、高通量一体化平板基站、应急通信光缆等装备和抢修物资,从付家坝一带进入沱江前往灾区。
陆路、水路齐头并进,当然还少不了空路。“隆隆隆……”中国移动FS100、中国联通YH630、中国电信120V、应急管理部门纵横CW100等4架中型复合翼无人机搭载全网通基站,飞抵土桥镇、姚渡镇、连山镇上空,成功提供公众通信服务。
地震造成大量通信基站受损严重,中国铁塔紧急建站,利用预制水泥塔基和钢制塔体,仅用3小时完成作业,架设起灾区第一座通信铁塔,挂载各企业基站天线、非视距微波等设备,并利用应急发电车、便携式发电机和锂电池包等电力设备持续供电,全力保障灾区通信稳定畅通。
随着灾区通信设施全面抢通恢复,公众通信网络已基本恢复至灾前水平,抢险工作逐步由抢通阶段全面转为保通阶段。
在部、省两级的通力合作下,各部门连续作战,协同配合,共同打赢了“11·30 金堂7.0级地震”应急通信攻坚战。本次演练出动参练人员360人、应急车辆80台、载人直升机1架、大中小型应急通信无人机24架、各类应急通信装备200余台套。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本次演练指挥长张云明点评时表示,此次演练展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应急通信保障网络,有效提升了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实战技术水平。下一步要全面提升极端场景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切实凝聚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合力,推动应急通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手记
现场观摩这次国家级应急通信演练,十分震撼。高效指挥、快速响应、硬核科技、多方联动、铁军风采……令我们印象深刻。
首先,部省联动,协同性出色。此次演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高规格的央地协同机制体现了对应急通信保障的高度重视,同时在演练的全过程中,统筹组织有力、指挥调度高效、部门协同畅通,展现出上下联动、配合默契的通信保障格局。
其次,装备先进,科技含量十足。双尾蝎、电子狗、全地狼、自动便携站等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集中亮相,广泛应用于应急通信抢险现场,成为“断路、断电、断网”极端情况下保障通信畅通的利器。
最后,队伍精良,通信铁军能征善战。面对极限挑战,应急通信保障人员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协同高效,充分展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责任与担当。
无人机地震卫星 新浪科技公众号“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